胡塞12名高层被歼灭,锁定卧底后强力回击以色列

 175    |      2025-09-11 03:46

“跑也门开会都能被一锅端?以色列这波下去胡塞直接断档。”8月28日中午,萨那政府大楼里高层扎堆,17楼会议厅吵得跟菜市场似的,下一秒顶棚开花,12条人命当场报销。胡塞对外发悼文:总理拉赫维没跑掉,经济部长、外交次长、农业口的那位全在牌桌下;胡塞没承认的两条——他们把国防部长连同总参谋长一并算在死亡名单,以色列电台讲得眉飞色舞。

这事干得极冷血,却也极专业。到了8月29日凌晨,现场废墟里捡出的弹头碎片印着“GBU”编号,一看就是以色列空军的惯用导弹。半小时后,胡塞电视台播的是满地碎玻璃和血手印,配的音乐还是战歌,相当拧巴。

先给没刷过也门新闻的朋友补课:胡塞武装2014年打进萨那,自己挂个牌子就当政府,实际控制了西北部大片地盘,红海出口掐得死死的。他们天天往沙特、阿联酋丢无人机,2023年10月又盯上以色列,说“为了巴勒斯坦兄弟”,结果把红海航线搅成了漏斗。以色列一看再忍就要当孙子,憋到2025年8月底开炸。

打仗先算账。12具尸体里,总理拉赫维排第一,他管的是伊朗援助怎么分,导弹怎么转库房;经济部长萨利赫管钞票,石油换汇经他手缝;外交次长名义上谈人道主义,其实是走私网络的窗口。你可以粗粗算一下,三条资金链一下被连根扯,库房里的快递员明天找谁签字?暂时只能乱猜。

更骚的是情报哪来的。网上疯传几张监控截图,说是保镖手里的对讲机开了GPS,以色列信号机一站就能描出三楼还是五楼吃饭。联合国不干了:你们这么玩,国际组织还怎么活?可胡塞更绝,8月29日晚上满城抓人,萨那、荷台达两天拖走三十七口,里头十一个是UN雇员。这事让联合国也门特使格伦德贝里8月31日深夜发推特:我们不是人质银行!但胡塞的逻辑很清晰——保命要紧,外人都能当嫌疑犯。

抓人只是开胃菜,9月1日拂晓,红海延布港外一声闷响,15万吨级油轮Scarlet Ray被击中右舷,舵机当场罢工,海面漂出一条黑带。胡塞发言人身穿沙漠迷彩直播认领:“以色列打一个我们十二个,我们就烧一条船,天经地义。”全球航运群一夜间炸锅,保险公司把红海保费再涨20%,搞得不少船长宁可绕行好望角多烧三天油。

伊朗这边表不表态都尴尬。革命卫队的教官三缄其口,只在德黑兰内部酒会骂以色列“欺人太甚”,聊天记录流出后又被秒删。现阶段伊朗最怕的不是报复,而是胡塞一旦不稳,也门就漏风,万一沙特联军乘虚而入,让伊朗的前线少了一块缓冲地,后账谁也扛不起。

你问以色列下一步想干啥?他们的算盘啪啪响:第一,打掉胡中枢神经,让武器调拨至少在两周内卡壳;第二,逼伊朗亲自上场,只要革命卫队跨出一步,美以就有理由把火力等级再拉高;第三,向红海船东放风——谁还敢帮德黑兰运零件,下个被踹的就是你。这一套组合拳,过去两年在叙利亚炸伊朗车队用过,效果对折,却始终有人接单。

沙特和阿联酋其实很安静。胡塞导弹天天往利雅得飞,防空系统拦得手软,却只在外交部发个不痛不痒的“谴责”。原因简单,半岛电视台爆料:沙特私下给以色列开放过领空片段,方便战机绕路飞也门。媒体把镜头切到利雅得街头,没发现一份官方报纸敢说这事。中东的外交台面上永远是体面话,真刀子落在别人锅里才算数。

最倒霉的是也门的普通人。内战第十年,除了枪炮和物价,他们还得了饥荒。世界粮食计划署月初估算,再有钱也买不到面粉,上个月一袋50公斤小麦已经飙到60美元,三口之家两天就见底。油轮被炸那天,荷台达港外的卸货船全撤了,岸边的工头当场解散80个搬运小队,孩子们看见空了的卡车,只知道追着尾气跑。

回到以色列这场斩首,技术兑现得够狠,有人把军用GPS的轨迹贴网上了——从以色列南部基地起飞,绕约旦、沙特,再到萨那上空总共1134公里,全程没熄火。分析贴子里有人提问:“沙特防空难道瞎了?”底下立马堆起一百多条嘲讽:只要心里默许,雷达当然可以“坏”三天。

联合国被扣员工的家属已经在哭。同事群里流传一段模糊视频:身穿黑衣的胡塞安全人员拖着联合国白色越野车直接冲进办公区。有人说错过了护照,有人说电脑里存着疫苗采购单,还有人怀疑邮箱没清空。总之,比噩梦还碎的场面,让外界明白什么叫“生存优先”。

在萨那市中心的烈士广场,胡塞一夜间竖了十二块巨幅遗像,裹白布的男人依次排开,挂条幅“凶手血债血偿”。广场另一头,卖果汁的小贩苦笑说:照片明天就得换,不然淋雨掉色。听者苦笑,打赏一杯芒果汁,谁也没真把“血偿”当成今天就能兑现的报复。

市场分析师没空笑,他们正对着油轮报告扯头发。红海航线承载全球12%的海运货物,一停摆,欧洲冬天的柴油就得靠大西洋的备份仓。预期逻辑很简单:油轮保险上涨—>运费上涨—>加油站价格跟涨—>超市里的鸡蛋再涨。这波传导链在下午已经被华尔街提前计价,WTI期货直线拉涨1.8美元。

胡塞发言人放出狠话:“三天之内,特拉维夫的天空会看到三枚流星。”没人知道流星到底存不存在,但特拉维夫的夜店当晚挤满了“最后一舞”的年轻人。防空警报测试从半夜响到凌晨,基层公务员在群里吐槽:加班费能不能报?

斩首在战争片里很爽,在现实里打开另一个黑洞。胡塞的新总理可能今晚就上任,也许叫马赫迪,也许叫哈姆扎,普通也门人甚至懒得记名字。对他们来说,下一轮空袭在几楼爆炸,下一个月面粉会不会断供,才决定明天去哪排队买面包。

以色列想用12条人命告诉胡塞别玩过火;胡塞想用一艘燃烧的油轮告诉世界别挡我道;联合国夹在中间想说句公道话,结果工作人员先被关小黑屋。中东的三国杀从来没有B计划,只剩下下一个谁当炮灰的问题。

三个月后红海会不会因为导弹碎片封港?六个月后也门哪个港口还能收下国际粮船?一年后特拉维夫防空洞会不会真的进人?我们玩手机的时候,那边的天还在落弹片,赌的是明天太阳还能不能把废墟照出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