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倒计时中!部分大国讨价还价不够,连少数小国居然把是否来华阅兵作为要挟我们、谋取好处的手段,我们图啥?

 107    |      2025-08-18 01:48

某些西方强国表面上高喊和平口号,内心却在权衡利弊得失,他们盘算着缺席活动会对其国际地位造成何种影响。

那些在国际舞台上鲜少露面的小国家,如今却学会了过河拆桥的把戏,他们将是否出席中国阅兵式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这些国家一边享受着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实际利益,一边又摆出趾高气扬的姿态,妄图通过政治讹诈获取更多好处。

某些自诩为世界领袖的国家,其言行不一的程度令人咋舌,他们在公开场合大谈和平理念,私下却在计算着政治得失。

就连那些在国际事务中毫无存在感的小国,也突然找到了表演的舞台,将是否出席阅兵式变成了政治交易的筹码。

这些国家的做法充分暴露了其虚伪本质,他们既想获取实际利益,又想在政治上投机取巧。

阅兵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盛大的军事展示活动。

翻阅历史资料可以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举行的每一次阅兵式都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1949年开国大典时,我们的武器装备还相当简陋,那些展示的坦克大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而参加阅兵的飞机数量甚至需要重复飞行才能完成检阅。

到了1984年国庆阅兵,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当战略导弹方阵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无数远在海外的华人同胞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的武器装备国产化率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充分展现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

2015年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尤其具有特殊意义,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实际上是对抗日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致敬。

那些沉默在地下的烈士们,许多人连墓碑上都没有留下姓名,有些战士献出生命的时候,年纪比我们现在的初中生还要小。

他们曾在太行山脉的凛冽寒风中啃着结冰的土豆,在松花江刺骨的冰面上凿开窟窿坚守阵地,在滇缅公路的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炮火。

这些英雄们豁出性命,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希望他们的子孙能够堂堂正正做人,再也不用在洋人面前低三下四吗?

至今记得老兵方阵里那位九十多岁的抗战老兵,虽然岁月褪去了他胸前勋章的色泽,可他那双敬礼的手即使颤抖得厉害,却始终倔强地举着不肯放下。

老人后来在篝火旁说过:"台儿庄那一仗,炮弹差点要了我的命,当时就想啊,要是能活着看到胜利,一定要看看咱们中国军人将来是什么模样。"

所以说啊,这阅兵式哪里是给外人看的?

这是咱们中国人对着历史长河深深鞠的一躬,是给先烈们斟满的那碗陈年烈酒——"老前辈们,你们用命换来的家园,现在好着呢!"

再来看看那些把阅兵式当"谈判筹码"的国家。

在外交部的老伙计说过,阅兵前确实有不少国家"格外活跃":某些西方大国话里话外暗示"派什么级别的代表出席,要视其他外交议程而定";一些经济困难的小国更是直截了当:"我们来参加可以,但能不能增加点经济援助?""在某项国际事务上能不能照顾照顾?"

最可恶的是个别国家,嘴上高喊"维护地区和平",背地里却把军舰开到南海耀武扬威,跟咱们玩"你搞你的庆典,我搞我的小动作"这套把戏。

对这些人的想法简直心知肚明——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感根本无法掩饰。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看到我们展示最新的国防装备。更害怕的是我们展现出那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尤其恐惧我们向世界宣告:那段用汉阳造步枪对抗列强的历史已经永远翻篇。

今天我们的东风系列导弹可以覆盖全球任意角落。隐身战机歼-20具备突破任何防空体系的能力。航母战斗群完全可以在远洋自由巡航。

但矛盾的是他们又放不下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更割舍不了与中国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

于是他们就玩起了这种极其虚伪的双标游戏:一边想方设法搭中国发展的便车。另一边却不愿意给予应有的尊重。

既想从中国经济腾飞中分一杯羹。又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指指点点。

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阅兵盛典,难道可以被随意轻视吗?就像对待集市上讨价还价的交易?或是街头混混收取的所谓"保护费"?

这场凝聚着中华民族心血的阅兵大典,向全球传递着三个掷地有声的宣言: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浸透血泪的岁月——从北洋水师的悲壮沉没,到卢沟桥畔的枪声;从南京城三十万同胞的哀鸣,到重庆防空洞里的绝望呼号,这些历史记忆永远镌刻在民族血脉中。

我们始终坚守和平发展的底线——中国向来以和为贵,但若有任何势力妄图将战争阴云笼罩华夏大地,首先要面对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国防力量。

我们走的是自力更生的道路——从戈壁滩上升起的蘑菇云,到太空中运行的北斗系统;从纵横神州的高铁网络,到引领全球的5G技术,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既不仰人鼻息,更不会低声下气。

当检阅方阵依次通过天安门时,每一个瞬间都饱含深意:抗战老兵的礼宾车队率先驶过,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钢铁洪流中列阵的现代化主战装备,展示着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翱翔蓝天的国产战机编队,则象征着东方巨龙腾飞的翅膀。

这分明是在向世界展示我们捍卫和平的决心与实力,而不是简单的武力炫耀。

我们正用最先进的国防力量告慰革命先烈:当年你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和平,如今已由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守护!

这是在向国际社会传递清晰信号:任何企图破坏地区稳定的势力,都必须先考虑能否承受我们坚决的反制!

最令人愤慨的是,某些人至今仍抱持着"外来认可才重要"的陈旧观念。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苏联曾给予大量援助,却在1960年突然撤走所有专家断绝支援,我们正是靠自力更生才研制出"两弹一星"。

美国当年极力阻挠我们重返联合国,但如今形势已完全逆转。

全球各国争相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跨国企业竞相涌入中国市场,这充分证明了什么?

中华民族始终秉持这样的处世哲学:以礼相待者必得厚报,而妄图欺压者必将面对我们义正词严的回应!

有些人总以为阅兵是向外界讨要什么特殊待遇,这种想法完全误解了我们举办阅兵的真正用意。

这场盛典的真正主角从来都不是观礼台上的外国政要或贵宾,而是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每一个普通中国人。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辛勤耕作的老农直起腰杆望向远方;在深圳高耸的写字楼里,年轻程序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在新疆荒凉的戈壁滩上,边防战士紧握钢枪守卫边疆;在云南连绵的群山之中,乡村教师用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虽然绝大多数人无法亲临天安门广场,但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这场气势磅礴的阅兵式,就是献给亿万普通百姓的庄严承诺。

它向世界宣告:国家日益强盛,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安定富足;它让所有人明白:革命先辈的牺牲没有白费,我们的后代将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记得网上有位网友说得特别在理:"中国人最懂得自力更生的道理,就像老话说的'大年三十打兔子——有你过年,没你也过年'。"

有些国家把参加阅兵式当作"人情债"来处理,这种心态背后其实暴露了他们的不自信——既担心拒绝邀请会显得失礼,又总想着从中捞取好处。但当代中国已经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我们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欢迎各国友人,但绝不会低声下气地求人捧场。想要借机炒作的国家,请先学会正视历史、平等对待中国;企图通过施压手段获取利益的,抱歉,新时代的中国早已具备足够的实力维护自身权益。

这位阅历丰富的长者用毕生经历悟出一个真理:

国家的真正实力从来不取决于外界的评价,而是建立在自身的发展基础上。

还记得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西方国家轻蔑地称我们为"东亚病夫",我们默默耕耘、埋头苦干;当经济刚有起色时,又有人嘲讽我们"只会模仿",我们卧薪尝胆、自主创新;如今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某些势力又开始散布"中国威胁论"。

我们挺直腰杆郑重声明:"中国从不威胁他国,但任何企图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2015年那场震撼世界的9.3阅兵式,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清晰信号:中国的发展壮大始终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绝非追求霸权地位;我们展现的自信源于十四亿人民众志成城的凝聚力,而非依赖外部势力的恩惠;中华民族的尊严镌刻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间,根本不需要他人的认可来证明。

某些国家总盘算着通过观摩中国阅兵式来谋取私利,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态实在不可取。他们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与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而不是一味地想着占便宜。

与其过分关注阅兵仪式的规模与阵仗,这些国家不如多了解一下中国在全球和平事业中付出的实际行动。中国不仅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了数量最多的部队,还在全球疫情暴发初期就率先向各国提供医疗援助。

在消除贫困这个全球性难题上,中国更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发展中国家。这种务实合作的态度,远比那些表面功夫更有价值。

我想对所有同胞说:我们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那些为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我们也要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当我们的后代好奇地询问:"为什么要举行抗战胜利日阅兵?"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这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最高敬意,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