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管年薪六百万,美国公民身份曝光,携十三人窃密终获惩戒

 89    |      2025-08-23 20:39

他是北京大学的本科出身,还拿到了中科院微电子专业的硕士学位。

他曾在海外留学,取得了美国的硕士学位,然后回国之后就加入了华为工作。

靠着亮眼的履历,他刚进公司,职务提升速度简直飞一般,半年就升了一次,一年又上一层楼。

短短十年时间,他就晋升到年薪600万的21级资深主管了。

他可是华为海思曾经的技术总监,被业内同行们亲切称为“WiFi之王”的张琨。

刚开始,大家都挺佩服他的本事,也很感谢他愿意回国贡献力量。

不过,最终又验证了董明珠对“海归”的担心。

没想到,张琨早就拿到了美国国籍,而在离开华为之后,他还偷偷带着13个前同事,窃取了华为的机密技术资料。

不仅用来创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甚至还有迹象显示,他们很可能已经把技术出售到了国外。

还算幸运的是,这帮人没得意太长时间,就被警方顺利抓到了。

今年7月28日,上海人民法院出的一份判决书,真叫人心里爽快。

两年不到研制一款芯片,这是奇迹?

2021年,有家公司叫尊湃通讯,发展得特别快,短短一年多点时间,就推出了比华为海思花了十几年才做出的WiFi 6超强芯片还厉害的产品。

一时间,这项成就让他们这家只有几十号人的公司一下子赢得了数千万的投资,市场估值也从刚突破一亿元,猛地涨了十倍,直逼十亿这个水平。

连小米集团还有湖杉资本这些大牌投資公司,都看好他们的未来,纷纷决定投资尊湃。

不一会儿,尊湃的负责人张琨看到局势一片欣欣向荣,心里头也觉得挺高兴。

他在发布会上现身,还唠叨了一段自己觉得激励人心的话。

他说他们自己研发的尊湃芯片,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能有更多的“中国芯”可以挑选。

张琨还挺嚣张地说,他们这边的研发速度,比华为快了30%,真是挺了不起的表现。

这样一说,立刻就有人跳出来质疑了,毕竟大家都知道华为有多厉害,这个新成立的小公司凭啥能和人家抗衡呢?

一查就发现,原来尊湃这家公司,有60%的员工都是从华为跳槽过来的。

张琨作为尊湃的CEO,他在华为海思担任技术总监也有十几年时间,转瞬间就是十年以上。

甚至还拥有北大本科,中科院硕士,以及留学归国的“海归”这些标签。

按理说,这样的团队确实有实力打造出自己的一款芯片,然而在速度上比华为快了30%的说法,里面真的完全没有掺点老东家的水分吗?

尊湃要是敢这么做,会不会担心被华为告上法庭啊?

原本只是心里存着疑虑,没想到这个猜测居然变成现实啦。

窃密

到了2020年年底,张琨突然觉得憋闷,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年薪600万的华为海思技术总监职位,打算走人。

光是辞职这事儿就不简单,他干了十年,虽然以前的工资可能没有那么高,但这十年的收入加在一起,肯定足够他未来的日子过得挺不错了。

他之所以摆脱不是因为不想干,而是打算靠自己赚点钱,想把更多的钱都揽到自己手里。

张琨起初一直带着平时常一起玩的好搭档刘某,两人关系挺不错。

一边拼命用感情留人,一边又拿出高额的薪水等诱人的金钱条件去吸引。

刘某很快就被拉拢过来,接着他和对方又用一样的手法,联合把另外12个平时特别相信的人也给带到了自己这边。

这14个人当中,光核心技术人员就占了一大半,要是真心投入到芯片研发,确实是有可能做到的。

按照安排,不能让这帮人全都一下子离开,否则会让华为起疑心。

作为公司老总的张琨,在2021年2月便是第一个走的人。

他根本没把竞业协议的条款放在心上,3月份就直接成立了尊湃。

研发芯片可是个大坑,烧的钱够吓人,张琨还答应了那些自己挖来的人的高额薪资,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因为之前在那家公司干过,研究一样的东西就显得顺手多了。

可张琨不太开心,干脆就用上了华为那些 already 做好的技术成果。

在离开华为之前,大家都会用拍照、截屏啥的,把一些关键资料给保存好。

甚至有些特殊岗位不能用手机,他们还是坚持用手抄啊、记笔记啥的,挺拼的。

就算在算法设计这些挺难的部分,他们也就随便照抄一下算了,甚至连电路布局那些外观的东西,基本也是一比一直接拿来用。

他们最后将核心数据分割成多个小压缩包,有的假装成外部项目资料,有的则藏在智能手表里,逐个把那些数据一点点带出了华为的范围。

更让人生气的是,有些人其实根本不打算辞职,就干脆留在华为里面当内线。

白天在华为工作之时偷偷拿走一些机密资料,下班后又跑去尊湃报道,把那些数据用在自己家的芯片上。

这样的事儿,就像在大家面前上演了一出商业版的“无间道”。

没错,就是这么回事,尊湃的第一代芯片用不了多久,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就搞定了。

可能是因为心里觉得有点亏,张琨他们也没把这款芯片就这么直接推出去。

一面把电脑里以前存的华为数据全都给删了,一边又开始重新研发第二代芯片。

不过,这么快的节奏,华为早就察觉到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公司的存在了。

就在他们的第二代芯片快要一上市、准备大量生产的那会儿,华为已经带着证据正式起诉,开启了法律维权的行动。

罪行败露,受到严惩

在2023年4月,上海和江苏警方联手行动,先后突袭了位于上海和南京的尊湃两处公司基地,展开了抓捕行动。

到了2023年12月,上海警方公布了调查的结果。

两边合作努力下,顺利查破了一起涉及芯片技术商业秘密的案件,抓了14个人,还找到了7台存放侵权芯片技术的服务器。

刚开始并没直说他家到底是哪家企业,不过媒体很快就揪出,曾经风光无限的尊湃竟然突然人间蒸发了。

一直到今年8月1日,关于这起案子的判决结果才终于出来。

7月28日,上海市人民法院公布了判决,涉及前海思的14名员工,其中5人被判处立即执行有期徒刑,剩下的人则获得了不同期限的缓刑。

张琨作为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并处罚款三百万元。

而且尊湃这家公司基本上算是快解散了,到了2024年9月,南京那边打算联系他们时,发现这家公司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了。

不过就算尊湃公司已经倒闭了,那些带来的影响啥的,还远没完呢。

在尊湃事件发生的前后,高通公司遇到了一件挺怪的事情。

他们忙着在夜里把自己在上海打拼多年的WiFi7研究中心的资料清理掉,紧接着又匆忙赶到美国,连续申请了两项相关的专利。

尊湃的负责人张琨,十几年前已经拿了美国护照,回国内加入华为之前,曾在美国高通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射频工程师。

结语

这起抄袭技术案最终尘埃落定,原因是尊湃的产品和华为的技术密点达到90%的重合度,构成了犯罪。

可惜的是,尊湃没有把芯片大规模生产,没给华为带来更严重的损失,所以现在只能以窃密罪来判。

现在,华为又加强了对窃密的防护措施,真盼他们以后能把核心技术好好守住,不让人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