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变身捕鱼船?辽宁舰带回海鲜为何销毁

 150    |      2025-08-09 04:18

老张头蹲在码头边,眯着眼睛盯着辽宁舰船底那一层灰白色的硬壳,烟头都快烧到手指了也没察觉。

"好家伙,这趟出海三个月,船底又挂满'海鲜'了!"他咂摸着嘴,转头对徒弟小王说,"你小子别流哈喇子,这玩意儿可碰不得!"

船坞里的工人们正忙着清理那些密密麻麻的藤壶,高压水枪喷上去就跟挠痒痒似的。老师傅们都知道,这些看着像生蚝的家伙可比生蚝难缠多了。大连造船厂的老李头干了三十年,最头疼的就是这活儿。"高压水枪顶个屁用!"他边指挥边骂骂咧咧,"焊缝里那些顽固分子,得用化学药剂泡,跟伺候祖宗似的!"

这些藤壶可不是省油的灯。它们幼虫时期就跟502胶水似的,沾上船板就赖着不走了。三个月能长到五厘米厚,活生生给六万吨的航母套上件"石头马甲"。美国人的尼米兹级航母刮一次藤壶得多烧七百万美元油钱,够买两架教练机的。咱们的山东舰升级了防污涂层,半年省下的油钱够厦门舰加三年油。

印度海军就吃过这亏。去年他们几个水兵看着船底的藤壶嘴馋,偷偷撬下来煮了吃。结果全躺进了医院,化验报告出来把人都吓傻了——那些藤壶里重金属超标四百倍,还带着防锈漆的毒性。科钦港前些年乱倒藤壶残渣,赔了八千万卢比,现在那片海域的珊瑚礁还没缓过劲来。

处理这些"海鲜"可是个技术活。大连船厂专门建了焚烧车间,尾气净化装置就值半条渔船的钱。"烧钱也得烧啊!"老张头吐着烟圈说,"总不能学三哥拿命开玩笑吧?"工人们全副武装,戴着防毒面具作业,那场面活像在拍生化危机。

海军研究所的张工最近可忙坏了。他们搞的"超疏水涂层"模仿鱼鳞结构,青岛做的测试显示能减少九成藤壶附着。南海舰队更绝,有艘驱逐舰在船底养了群海蛞蝓,专吃藤壶卵,效果比人工清理强多了。"这就跟治蟑螂一个理,"张工说,"光喷药不行,得断它后路。"

美国人每年花上亿美元刮船底,他们的防污漆毒性太大,老被环保组织找麻烦。咱们现在是物理隔离、生物防治、化学阻隔三管齐下。老李头看着新涂装的船板直点头:"早该这么整了,省得跟伺候祖宗似的!"

藤壶这玩意儿在海鲜市场能卖上价,但在海军眼里就是实打实的祸害。它们不光增加阻力、浪费燃油,还会腐蚀船体。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估计也没少受这罪,要不怎么每次回港都得"刮船"呢?古人用的土办法是往船底刷桐油,现在科技进步了,招数也多了。

小王看着焚烧炉里噼啪作响的藤壶,突然冒出一句:"师傅,等哪天研发出能吃的防锈漆,咱是不是就能开海鲜店了?"老张头一巴掌拍他脑门上:"做梦吧你!真到那天,老子第一个报名去航母当厨子!"

夕阳西下,辽宁舰的船底终于清理干净了。工人们收拾工具准备下班,老李头望着崭新的船板,突然乐了:"你们说,这藤壶要是能吃,咱们海军是不是早就发财了?"码头上顿时笑成一片。不过说归说,笑归笑,谁都知道这些看似美味的"地狱海鲜",背后是海军官兵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教训。

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