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为何要这样做?把1.8万亿铜金矿交给加拿大,而不是中国?

 120    |      2025-08-06 20:30

这座价值1.8万亿人民币的雷科迪克铜金矿,铜储量占中国总储量的37%,黄金储量占中国的25%,相当于巴基斯坦GDP的77%。 它能彻底改变巴基斯坦国运,被交给了远在北美的加拿大企业。 中巴“钢铁兄弟情”难道生锈了? 真相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加拿大的“王牌”实力

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矿业巨头,手握300多项极端环境开采专利。 雷科迪克矿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俾路支省,地质复杂且毗邻动荡的阿富汗、伊朗边境。 巴里克承诺37年服务期内年均产出35.5万吨铜和15吨黄金,即使铜价跌至3美元/磅仍能盈利。

这种技术稳定性,让中国企业自认“差距尚存”,中国矿企虽能参与,在高海拔复杂矿区的成熟案例较少,最终选择退出竞争。

70亿美金+卢比结算

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仅约80亿美元,外债高达1300亿美元。 加拿大直接砸出70亿美元投资(首期40亿现金到账),并破天荒接受巴基斯坦卢比结算,避免消耗巴方美元储备。 额外追加10亿美元修建矿区直通瓜达尔港的铁路,打通出口通道。

对比之下,中国企业此前提出的方案投资额仅25亿美元,且依赖美元贷款。 对深陷经济危机的巴基斯坦,“救命钱”比长期承诺更实在。

110亿赔偿金的阴影

2013年,巴基斯坦曾单方面撤销雷科迪克矿的开发许可,被国际仲裁法庭判赔加拿大巴里克公司110亿美元。 这笔巨额债务至今悬而未决。 若巴基斯坦再次绕过加拿大选择中国企业,可能面临新一轮国际诉讼。 选择巴里克,本质是“花钱消灾”,既能解决历史纠纷,又能规避赔偿风险。

小国的“走钢丝”生存术

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与加拿大共享司法体系和文化纽带。 现任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上台后,主动修复与西方关系,意图换取IMF援助。 引入加拿大和沙特资本(沙特收购该项目15%股权),可平衡中美影响力。

尤其矿区所在的俾路支省分离主义武装猖獗,近年针对中国项目的袭击频发:2018年卡拉奇领馆遇袭、2021年达苏水电站9名中国工程师遇难。 加拿大企业通过本地化策略(5%收益建学校、医院)降低冲突风险,而中国项目已成恐怖分子“招牌目标”。

不是背叛,而是精明算计

巴基斯坦仍视中国为“外交基石”,中巴经济走廊已投资250亿美元,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 巴方拒绝将所有资源押注单一伙伴:基建交给中国,油气开发联姻沙特,铀矿合作美国,铜金矿则选择加拿大。

这种“鸡蛋分篮”策略,既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引发主权争议,又能在中美博弈中换取生存空间。 正如巴官员直言:“我们需要中国投资GDP,更急需现金和平衡。 ”

中国企业的海外困局

中国矿企在海外面临系统性风险:紫金矿业海外金矿遭袭后,被上交所质询投资审慎性;加拿大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中企退出锂矿投资。

巴基斯坦税务部门更屡屡刁难中资企业:随意调账、重复征税,甚至以“反腐调查”拖欠中资电力公司3000亿卢比电费。 对比加拿大企业成熟的社区利益分配和合规管理,中企在高风险地区的运营成本与日俱增。

铜矿背后的全球矿业暗战

几内亚强行收回力拓西芒杜铁矿,加拿大立法限制中资购矿。 巴基斯坦的选择揭示残酷现实:小国正利用大国竞争套现资源红利。

加拿大承诺助巴基斯坦精铜产量冲进全球前五,并打开欧洲市场,这正是中国难以提供的附加值。 当技术、现金、地缘成交易筹码,“兄弟情谊”只能退居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