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嘛,所以没人让座,你得习惯这个氛围。
这话一说出来,车里的乘客都不高兴了。本来这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就挺惹人讨厌的,还当着那么多中国人的面,故意说这些话来气大家,结果全车的人都开始跟她争起了辩。
可大妈可不怕场面,她一个人在车厢里喊个不停,用地道的北京话跟大家争论着,明明自己理亏,可那气势,简直是硬碰硬。
大妈说:你难道没考虑过给 个小孩让座吗?不是我孩子,是所有的孩子。比如说这儿有个小孩,如果是我,肯定会让座。你在美国念了四年书,接受过这样的教育,怎么还能在这儿讲这些呢?
小伙子不好意思跟她争辩,不过大妈越说越得劲:“我不是要让你接受,明白了吗?别跟我讲这些,我不用让你接受我,也不用我去接受你,我不需要你的认可,也没必要去接受你,懂吗?这其实是一种素质,不是看法律允许不允许,或者规定怎么样。”
大妈一直绕着弯子说的意思就是,她跟自己孩子沟通,别人不愿意听可以不听,但如果听了,那就是侵犯了个人隐私。
小伙一脸不服气地回了句:“你觉得在美国会在公共场合大吼大叫吗?”
大妈摇摇头,说:“在美国可不会发生这种事!”
旁边的一个大哥说她挺适合去美国生活,这意思就是说,她不该回国,在那边多自在,干嘛还要折腾回来。一听这话,大妈明显没领会到大哥的潜台词,还挺得意洋洋的样子。
得意一阵子之后,大妈还不忘继续数落那小伙:“别用你那半吊子的英文跟我说话,笑话死你了,你也就呆那几年而已,哎呦,我告诉你啊,美国对华人的印象就是你们这些孩子搞出来的。”
小伙儿坦白地说:“那都是你带我过去的,实话跟你说。”
大妈建议道:“多点素养和文化素养,让别人对咱们中国人有个好印象,行不行?”
这小伙子也许还年轻,没有经历过太多社会事儿,和人吵架时就显得挺笨拙的,话都说不利索,嘴里吞吞吐吐的,说不清楚,光顾着生气。
那边的大哥又忍不住出面提醒,说大妈其实是在用道德压力勒索人。
大哥一句话明显戳中了大妈的要害,她立刻急了起来,开始疯狂地辩论,把各种诡辩玩到了极致。不管有没有道理,这个大妈的口才确实不错,谈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挺能唬人的。
大哥说话慢条斯理,但每句话都直戳要害;而大妈像炮弹一样不停地猛轰,越说越激动,搞得自己差点急火攻心。她扭头又朝着小伙子狠狠地开炮,觉得小伙子就是个软柿子,要惹不起大哥,难不成还惹不了这刚长成的小毛孩?
可就在人们开始议论纷纷、心理焦虑不安的时候,看着大妈欺负个比她年轻好多的孩子,大家纷纷出来指责她。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终于让大妈的气疯了,挡不住了。
大妈一下子没了先前的冷静,真正的脾气就露了出来,开始满街骂人,还指着那个小伙子说:“你算哪根葱,你爹你妈教你这么没规矩?”
巡逻员赶到时,站在小伙子面前,阻止大妈继续说个不停。可大妈还是坚持在巡逻员面前骂个不停,根本没留情面,看到谁都能喷一通。
巡逻员没法执法,只能一再叮嘱“少说两句”,尽力劝和解,别无办法。
这位大妈明显是典型的崇洋媚外,还打着文明的幌子,肘向外拐,自以为美国人高人一等,从美国回来以后,架子抬得挺高,不跟我们这些国内人一般见识。
其实,不过是几年的海外生活让她那点自卑的心态被掩盖了罢了。她装作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在别人口中看,就是那皇帝的新衣,丢脸丢到国际上去了。
#AIGC热点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