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赚钱后什么时候全部赎回最算?高手的止盈学实战指南

 139    |      2025-09-18 23:55

在地铁里刷到手机里那串收益数字,心里那个悸动,大家都懂,挣到了就是甜说白了就是“到手钱别放过”。我跟你说,赎回比买入更考智商,就是说,卖对了就是收益落袋,卖错了就是纸上富贵。市场不像爱情,没永远,你得有个止盈计划,别靠感觉走。

决定全赎回得看几个硬指标目标达成度和市场环境。目标既可以是“年化15%满足买房首付”,也可以是“教育金够用了”。再看估值,沪深300市盈率处在历史80%分位以上,创业板PB是历史均值两倍,这些都是危险信号。你可能会问什么时候该撤?什么意思?怎么回事?反正得有数才行。

常见方式有三目标收益率法、估值止盈法和最大回撤法。目标法像设置闹钟,30%、50%到点就走,简单粗暴。估值法靠PE、PB、行业估值和风险溢价判断,专业点的会看风险溢价和信用利差。最大回撤法设个阈值,比如从高点回落10%就触发赎回,保住已有收益,不至于被割得血本无归。就是别光听别人忽悠。

不同基金要分门别类处理。股基更看市场顶底和基金经理,换人或规模暴增都可能影响操作;债基注重利率周期和信用利差,货币政策收紧时要警惕;混型则要看股债配置偏离。有人问基金经理“你还行吗?”经理可能回答“风格没漂移,还是老路。”听听不同声音,真心的别只看收益榜。

量化指标也要会看。夏普比率低于1.0、Calmar比率变差、阿尔法负,这些都是报警。业绩连续几个季度跌出同类中位,风格漂移明显,超额收益逐渐收窄,别傻傻撑着。那啥,你是不是该开始分批赎回?等一下,先算清税费和赎回费,这些成本会吞掉一部分收益。

赎回时别只想着跑得快,还要想税务和成本。持有期限影响税负,分批赎回可以平滑税务压力;短期赎回费和机会成本要算进去,有时“换”比赎回更划算。钱赎出来后也别躺着发慌,货币基金、短期理财或等待更好标的,都是常见选择,反正别把钱放烂摊子上。

长期视角里,不一定要全部赎回。部分赎回能锁定收益又保留上涨机会,定期定额赎回能平滑择时风险。复利的威力大,交易成本和情绪成本也是真实存在。最后说一句,投资是为目标服务,不是为了追求最高那点面子活,真假的?你自己掂量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