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横滨那场球,真把人看得热血沸腾!孙颖莎对阵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三局下来就把对方给收拾了,那个干净利索啊,简直像是大人打小孩。
说起这个桥本帆乃香,日本媒体可是把她吹上了天,什么“三年外战不败”、“世界第一削球手”,听着就挺唬人的。可这回碰上咱们的孙颖莎,那点虚头巴脑的名头瞬间就露馅了。赛后桥本那个表情,愣在那儿半天说不出话来,估计是没想到会输得这么惨。
比赛就打了三十多分钟,孙颖莎全程都在“教做人”
这场球从一开始就不对劲。桥本靠削球吃饭,按理说应该很难缠才对,毕竟削球手最烦人了,来回搓啊搓的,能把人磨死。可孙颖莎偏偏不按套路出牌,人家该拉的时候就拉,该搓的时候就搓,突然变线或者加力,直接把桥本的节奏给打乱了。
有个回合特别精彩,两人来回打了三十多板。桥本在那儿拼命削,孙颖莎就像猫戏老鼠一样,不急不慌地找机会。解说员当时就说了,孙颖莎这算球特别准,不像别的运动员硬拼体力,人家就是在找你的漏洞。
说白了,孙颖莎打球就像下棋,每一步都算得死死的。桥本前面几板还能跟上,到后面明显就慌了神,步伐都乱了套。你想想,人家削球手最怕什么?就怕对方摸透自己的套路,那不就等于脱光了衣服站在那儿任人宰割嘛。
“不败神话”原来是纸老虎,网友扒出真相笑死人
比赛一结束,网上就炸了锅。有球迷专门去扒桥本的战绩,这一扒不要紧,好家伙,原来这个“三年外战不败”水分大得很。
人家有两年根本就没打国际比赛,这叫啥不败?躲在家里不出门当然不会败了。2023年之前跟中国队交手,也就赢过十来场,对手还都是二线选手。这就好比一个拳击手专门挑软柿子捏,然后自称“常胜将军”,你说这不是扯淡嘛。
更搞笑的是,日本媒体还把她包装成“世界第一削球手”,实际上世界排名也就前十的水平。这要是世界第一,那孙颖莎岂不是得称霸宇宙了?
赛后桥本自己都承认了,说“差距还是在技术细节”。这话说得挺客气的,实际意思就是“我打不过人家呗”。她还说孙颖莎好像知道她要往哪跑,这不废话嘛,人家把你研究得比你自己都透彻。
马琳教练的“藏王牌”战术,高明!
这回马琳教练用人特别有意思。前面几场比赛,明明有机会让孙颖莎上场,硬是没让。当时不少人还纳闷呢,这是咋回事?
现在才明白,人家这是在“养王牌”!就像打扑克一样,好牌得留到关键时刻才出。桥本这种削球手确实难缠,普通选手上去可能真要被磨死,但孙颖莎不一样,她有的是办法收拾这种对手。
马琳这一手玩得真叫一个漂亮。桥本赛前估计还挺自信的,以为又能轻松过关,结果迎头撞上了孙颖莎这堵铁墙,三局下来就被撞得七荤八素的。
有球迷在网上留言说得好:“国乒对削球手的研究比对手研究自己还仔细,连胶皮类型都摸清楚了。”这话一点不夸张,你看孙颖莎打球时总盯着桥本的手腕动作,特别是削球转不转的时候,反应比别人快半拍。这不是天赋,这是功课做足了。
一场败仗引发连锁反应,日本队慌了
这场球输完,日本队其他选手的心态都有点崩。早田希娜前两天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打中国队得做好十五分钟以上的心理建设。你听听,十五分钟心理建设,这得多害怕啊。
平野美宇更惨,上次碰到孙颖莎直接就崩盘了,技术动作都变形了。现在桥本也败了,日本队官网发报道用了“警报”这个词,看得出来压力确实不小。
说白了,这就是心理阴影。本来以为桥本能扛大旗呢,结果一碰就倒,那其他人心里能不打鼓嘛。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了一个,后面的也站不稳了。
桥本输球当晚,日本网友在推特上吵翻了天。有人指责协会培养方向有问题,有人说该换教练了。更有网友翻出桥本以前的比赛视频,发现她其实输给中国队不少场次,只是媒体没报道罢了。
这就尴尬了,感情“不败神话”本来就是自己造出来的泡沫,现在被戳破了,自然要找人背锅。
技术碾压背后的情报战
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中国队的准备工作。孙颖莎赛后第一时间就跟马琳教练交流了二十多分钟,这明显是有备而来的。
有网友说得对:“中国队对削球手的研究深度令人发指。”不光是技术动作,连对方用什么胶皮都一清二楚。这就像是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桥本那点小心思,在孙颖莎面前就像透明的一样。削球转不转,往哪个方向削,孙颖莎提前半拍就知道了。这不是猜的,这是研究出来的。
反观桥本,赛后说自己之前研究过孙颖莎的打法,但实战完全跟不上节奏。这就是纸上谈兵和实战的区别。看录像是一回事,真刀真枪干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网络热议:造神容易,破神更容易
这场比赛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撕掉了日本媒体精心包装的那层纸。什么“世界第一削球手”,什么“外战不败”,一场球下来全成了笑话。
日本网友现在也不傻,开始质疑媒体的宣传了。有人说:“感情我们被忽悠了这么久。”还有人翻出2021年的比赛录像,发现桥本那时候还能跟中国队过过招,现在反而被完全压制了。
这说明啥问题?说明人家中国队在进步,而你们在退步。光靠媒体造势有啥用?实力不行就是不行,吹得再响也没用。
现在横滨赛结束了,桥本要不要复盘还不知道。反正日本其他选手最近训练明显加强了,好几个都在练发球线路变化。这叫亡羊补牢,不过为时已晚的感觉还是很强烈。
孙颖莎这一仗,给后来者立了标杆
说回孙颖莎,人家赢了之后也没说啥大话,就简单提了句“正常发挥”。这叫什么?这叫高手风范。明明是碾压式胜利,人家还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有网友总结得特别到位:“孙颖莎打桥本的比赛可以成为中国队对付削球手的教学范本。”拉冲、搓摆配合得天衣无缝,还精准地抓住了桥本体力不够全场支撑的弱点。
这就是顶级选手的水准。不光自己能赢,还能给队友提供经验。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削球手,照着这个套路打就行了。
现在看来,中国队这边孙颖莎接下来可能还要打几场硬仗,不过按她这个状态,应该问题不大。毕竟连桥本这种“神话”都能三局解决,还有什么对手值得害怕的?
日本乒乓的“神话制造机”该反思了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现象。日本媒体特别爱造神,动不动就“世界第一”、“不败神话”,搞得好像他们选手个个都是超人一样。
可现实呢?一碰到真正的强手就原形毕露了。这种虚假宣传不光骗了观众,连自己的选手都给骗了。桥本估计也被这些吹捧搞得飘飘然,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媒体包装,实力就是最好的证明。孙颖莎从来不说自己有多厉害,可每次比赛都用行动证明什么叫实力。这才是竞技体育该有的样子。
你们觉得这次孙颖莎的表现怎么样?对于日本媒体这种造神行为,大家又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都是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