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关税反击靴子终于落地。7月4号这天,印度直接向世贸组织递了文件,说要对美国汽车加征报复性关税。为啥这么火大?美国先动手给汽车和零部件加了25%关税,印度算过账,这一手直接砸掉他们近29亿美元出口。
其实印度今年5月的时候就想这么干了——当时美国突然对这些产品加税25%,波及28.9亿美元印度出口。新德里智库专家点得明白:印度原本想在中美贸易摩擦里捞点好处,结果中美谈拢了,印度反倒被晾在一边。更气人的是,美国给加拿大等国免税了,偏偏漏掉了印度,换谁都得emo。
此前,莫迪政府为了安抚美国,年初还特意下调了8500种工业品关税,连美国钟爱的波本威士忌和哈雷摩托都降了税。结果热脸贴冷屁股,美国汽车关税大棒照抡不误。贸易部长戈雅这次干脆放话说“谈判不受最后期限限制”——明摆着不打算在7月9日特朗普设的期限前低头。
但莫迪政府真正在意的,还是国内。他需要拉住民族主义情绪的票仓,而汽车零部件工会又天天施压怕失业率飙升。此时若对美强硬,既能转移民众对经济压力的视线,又能塑造“敢怼霸权”的形象。
但是,这条反击路不好走。业内都清楚,印度产业链完整度不如中国,市场规模也差一截。现在押注“复制中国式贸易战胜利”,多少带着点咬牙硬撑的意味。后续真要硬碰硬,别忘了,特朗普手里还攥着26%全品类关税的核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