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军装下的重量 荣耀背后的责任 基层军官的真实人生
看到女孩听到“军官”对象时眼中的光。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那抹闪耀的荣耀感。如此熟悉。
红板换黄牌。挂上星星。确实威风。但真正踏上这条路才明白——每一次领受任务。都是沉甸甸的责任。当了主官后。更是日夜殚精竭虑。
这不是一份好干的工作。
大家还记得《高山下的花环》里的梁三喜吗?探亲假批下来却迟迟不走。只因放心不下连队。“年初出事一年白干。年末出事白干一年”。这不是玩笑话。是每一天都必须直面的事实。
在其位。谋其政。就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用心。我担任主官三年。三个春节都在连队度过。不是不想回家。是不敢——也不能。
真正的基层干部。绝非许多人想象中的光辉形象。我们整日与泥土为伍。与汗水相伴。说“土了吧唧”并不为过。但这就是基层最真实的样子。
见过有人开会时拿湿巾细细擦手。我当即断定——这不是我理想中的选择。也不是基层需要的人。在这里。爱干净干不了活。怕脏别当基层军官。
粟裕将军每到一处。第一件事就是挂地图。他说:“再晚也要把地图挂起来”。这不是固执。是责任——对战场负责。对士兵生命负责。这种满脑子想打仗、钻打仗的职业精神。和平时期的我们更应传承。
领兵者。往往在巨大压力下决策。粟裕在豫东战役中坦言:“我深感自己的担子沉重。觉得这次是向中央立下‘军令状’”。直到攻克开封。他的心才踏实下来。这种压力。每个作过决策的军官都懂。
计算能力是指挥官的核心素质。粟裕在黄桥战役中精确计算。最终歼敌11000多人。孟良崮战役后。他通过数字差异发现少了7000人。坚持继续搜查——果然在隐蔽山谷中发现了残敌。
这种精于计算的特质。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何尝不重要?士兵的吃喝拉撒。训练作战。哪一样不需要精确计算和安排?
战场上需要灵活应变。粟裕在苏中战役中以3万对12万敌军。七次机动调动。每次集中6倍兵力出敌不意歼敌一部。最终七战七捷。职场中的我们。不也需要这种灵活应对的能力吗?
最值得传承的是这种精神:士兵愿效死。百姓愿支援。军民一心的执行力。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的力量源泉。
当军官不是穿军装摆造型。是要实打实地带领大家向前冲。像粟裕那样——“每到一处必挂地图。反复研究地形和敌情”。
基层军官的真实状态:整日摸爬滚打。满身尘土。但心里装的都是如何完成任务。如何带好兵。如何不负这身军装。
下次当你看到军人。别只看到表面的威风。请记得——那身军装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是夜以继日的付出。是殚精竭虑的坚守。
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这才是军人的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