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准备单独谈判,乌克兰被边缘,泽连斯基进退两难

 104    |      2025-08-18 13:16

美俄终于要面对面坐下来,把泽连斯基推到了局外,这场戏怎么演下去,乌克兰总统心里最清楚。有国外媒体疯传说美方拍板了,特朗普和普京单独会面,不带助手、不带翻译,房门一关,连欧洲盟友都没资格旁听。特朗普当年那句“24小时解决”,又翻出来在社交网上刷屏,乌克兰网友开始各种调侃,说泽连斯基“怕不是等着发通知书”,气氛紧张又带点无奈。

泽连斯基最怕的,不是美俄谈什么,而是谈完之后直接定调,乌克兰就成了别人桌上的一道前菜。美俄自己关门磋商,乌克兰被甩在外面,西方主流评论直言“乌克兰没位置”,泽连斯基原本靠着悲情牌,拉全世界来围观乌克兰,天天高呼“谈判必须有我们”,“主权问题不容妥协”,这些话重复多少遍,现场画面不是强势,是无助。

其实自俄乌冲突开始,泽连斯基就一直想捆绑美国,拉着欧洲各国站队,做大国际影响力。每当前线吃紧,外交场合就各种强硬,不停给本国士兵打气,背后真的是撑不住,靠喊口号稳定军心。现在美俄两国直接谈,乌克兰声音被边缘化,这是对主权最大的威胁,现实就是这样,大国之间碰头,谁都想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乌克兰被摆在桌子最边缘的位置,随时都可能被推下台。

特朗普和普京能坐下来聊,其实早在俄乌冲突一开始就埋下伏笔,不止一轮制裁、不断加码的军援,乌克兰撑了这么久,最后还是看大国怎么出牌。特朗普以前给足了话题,他说自己“有办法让战争停下来”,意味很简单,不让乌克兰继续“扛”,要他们主动让步。这回,两人关起门来对话,美国白宫正式确认的内容,特朗普的团队给定论,强调只会“单对单”,美媒跟进报道,欧洲各国爆出各种猜测,乌克兰整个高层的情绪起伏很大,一边喊“寸土不让”,一边又传出“愿意谈”,舆论场反转得飞快。

看泽连斯基的动作,表面上还在坚持他的底线,其实知道乌克兰已经不是主动的一方。俄军最近推进太快,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一天就能突破十几公里,乌军指挥部都顶不住压力,士兵士气明显下滑。社交平台上,乌克兰民众开始批评高层“只会喊口号”,说什么“谁还怕特朗普普京聊天”,其实是怕谈完之后,乌克兰选项全部被掏空,只剩下“被划分”或者彻底“让步”。

泽连斯基面对割地问题,自始至终摇摆得厉害。刚开始坚决不谈,强调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丢给俄罗斯,但战事持续恶化,弹药严重不足,兵源断档,前线压力没法扛,他自己也慢慢改口,说什么可以接受停火,或者“在现有战线基础上谈判”。有一次特朗普公开评价泽连斯基“不现实”,转头乌克兰团队就松口了,表现出愿意配合,一会又拿出更强硬的说法,欧洲各国领导人被拉来一起做样子,最后还是没能稳定住局面。

这种反复,一方面是国内压力逼人,偏偏这个节骨眼上俄军推进比预期快太多,武装力量根本守不住,原本靠北约军援撑着还能多维持些许防线,现在一旦美国和俄罗斯自己谈定,欧洲军援势必缩水,自己说破天也没人给提供更多新武器。英国武器库存见底,法国弹药产量跟不上,美国态度反复,特朗普心里更多考虑的是国内民众对俄乌冲突的耐心已经到头,援乌政策随时可能急转直下。

若乌克兰现在妥协割地求和,俄罗斯不会满足于当前状态,即便达成协议也只把“口头承诺”当一层壳,实际控制区域会趁机继续推进。美国更关注的是快速停火,减少自己消耗成本,并不会帮乌克兰收好残局。乌克兰即使成功在当下守住一部分领土,后续局势一样危险。俄军本质上只要夺回能控制的地盘,不在乎让乌方“有台阶下”,特朗普只求政治积分,外交胜利就够了,把俄乌局势快刀斩乱麻。

说白了,乌克兰之所以变成如今这样,就是国力和地缘的宏观局限决定的,国际格局一道大门,说穿了无非是“谁说了算”,而乌克兰始终不是决策者,只能随大国态度摇摆。泽连斯基处于两难,他必须说明自己的主权立场让国内放心,但还得考虑实际利益,越强硬反而被边缘化,越妥协就可能被甩锅,欧盟很多国家其实已在盘算自己利益,局势比表面复杂,更多是各方算计。网友调侃说乌克兰不再是棋子,是被“拿来交换筹码”,自媒体讨论其实也是这样,把矛盾推到最核心,说白了就是国际话语权的较量。

最近俄罗斯在前线节奏越来越快,主动权不断扩大,乌克兰反击效果有限。社交平台流传一段视频,俄军新型坦克和步兵作战群联合冲击乌军防线,短时间突破了乌方据点,一线指挥官通报说“步兵缺口实在没法补”,军援跟不上消耗。欧洲各国军事专家分析指出,如果现有战线被彻底击穿,乌克兰就只能被动收缩,把战略空间做得越来越小。

现实摆在眼前,泽连斯基再强硬也改变不了大局,美俄谈判桌上已经没有多少属于乌克兰的主动发言权。割地也不是好路,继续抗争本质只是拖延,实际失去的只会更多。特朗普和普京合作,乌克兰的命运等于被二次分配。当前格局里,大国说了算,小国只剩选择,折射出来的不是乌克兰的问题,而是国际秩序的本质。乌克兰也好,欧洲也好,现在能做的只是见招拆招,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

接下来局势怎么推演,谁都在观望,大结局会不会真的提前到来,美俄默契可能超出想象,乌克兰只能等待通知,局外的尴尬冷暖自知。特朗普和普京一拍即合这件事,值得所有国家深思谁才是真正掌握世界主动权的人。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