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万预备役加上AI战斗机器人,韩国总统要用科技破解兵力不足难题,这场军备竞赛的背后却是国债突破1400万亿韩元的现实。
“只要有50名配备AI战斗机器人的士兵,就能对抗数千敌人。 ”这是韩国总统李在明最近抛出的震撼观点。 就在10月1日韩国国军日,他正式宣布2026年国防预算提高8.2%至66.3万亿韩元,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增幅。
李在明毫不掩饰地批评那些认为“没有外国军队就无法实现自主国防”的人是屈从心态。 这位总统正在下一盘大棋,他不仅要大幅增加军费,还要在坚实的韩美同盟基础上收回作战指挥权,主导韩美联合防御体系。
韩国2026财年预算案显示,总支出规模达728万亿韩元,比今年增长8.1%,远超今年2.5%的增幅。 这是李在明政府编制的首份预算,标志着韩国财政政策正式从前政府时期的“紧缩”转向“扩张”。
国防预算成为这一扩张性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66.3万亿韩元的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将增至2.42%。 这一比例已超过日本计划在2027年前达到的2%目标,向处于冲突对峙状态国家超过3%的占比看齐。
最引人注目的是AI预算的爆发式增长。 整个研发预算从29.6万亿韩元提高至35.3万亿韩元,增幅19.3%,为历年最大。 其中,AI预算由3.3万亿韩元增至10.1万亿韩元,增幅超过两倍,加速AI在内的六大关键领域创新。
李在明明确表示,尖端科技正在改变现代战场,未来将由拥有AI战斗机器人、无人机、超精密高性能导弹的军队主导。 韩军正转变以兵力为主的传统战斗方式,将前沿科技应用拓展到国防领域。
韩国国防预算的重点投向明确。 一方面用于改善部队官兵福利,另一方面聚焦新一代隐形战机、AI、无人机、机器人等尖端武器研发。 这是韩国国防预算单年首次增加超过5万亿韩元,增长率8.2%高于总支出增长。
李在明强调,韩国已经是全球第五大军事力量的军事强国。但面对人口问题严峻、兵力资源不足的现实,必须从依赖征兵兵力的“人海战术式”军队转型为由有人与无人复合体系武装的专业化智能强军。
韩国军队建设的具体路径包括:加强“韩国型三轴体系”能力建设,由“杀伤链”“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三部分组成。 2025年,韩军就为“韩国型三轴体系”投入6.16万亿韩元,用于采购F-35A隐形战斗机等打击平台。
同时,韩军在地面、海上、空中、太空、网络、电磁等多个领域加大投入。 韩军还将扩大对高超音速、太空、量子、无人自主等技术领域的投资,确保拥有能改变未来战场运用概念的武器系统。
如此大规模的国防投入,钱从哪里来?为筹措财源,政府将砍掉约1300个项目,合计腾挪27万亿韩元。 但大部分新增支出仍需依赖大规模举债,国家债务将突破1400万亿韩元,占GDP的51.6%。
预算案公布后,韩国国内迅速引发热议。 质疑与批评主要集中在筹资能力与财政可持续性上。 《朝鲜日报》社论警告,国债未来4年内或增至1789万亿韩元,大规模发债可能推高利率、抬升企业与家庭融资成本。
高丽大学教授金泰逸指出,可以理解政府希望让财政发挥积极作用,但从财政可持续性看“仍有不少不足”,且“看不到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与税基扩充的努力,这一点令人担忧”。
但也有不同声音。 韩国《京乡新闻》社论强调,健全财政本身不能成为目的。 在过去3年财政紧缩与富人减税政策背景下,韩国经济停滞、民生受损,新政府的扩张预算应以创新增长引导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在李在明宣布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前,他已启动一系列“整军”行动。 他撤换了7名现役四星上将,把韩国军队的指挥层连锅端。 新晋升的战略司令部司令陈永承被提名为联合参谋本部部长。
李在明选择的整军时机很有技巧。 一是金正恩正在外访,韩朝发生军事摩擦的风险相对较低;二是他本人刚刚访美归来,应该已经将重大事态与美方做了通报。 加上韩国的高级军官都在戒严事件中受到连累,很多都巴不得远离一线,远离政治。
在整军同时,李在明还大幅调整了政府架构。 废除了“太上皇”检察厅,把检察厅拆分成了“公诉厅”和“重大犯罪调查厅”。 这一调整之后将列入《政府组织法》修正案中,并在修正案自国会通过并正式公布一年后施行。
李在明上台前就已经完成了对党派的全面接管,现在上台百日刚满,将政府、军队理顺。 可以说从现在开始,剩下的4年9个月,才是真正的“李在明时间”。
韩国增加国防预算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军工出口。 韩华航空航天公司最近正式启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吉朗建设的韩华装甲车卓越中心。 这是该公司首个海外军工厂,将生产澳大利亚国防军订购的AS9自行榴弹炮、AS10装甲弹药补给车和AS21步兵战车。
该中心于2022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占地约15万平方米,共有11处设施。 澳大利亚于2021年与韩华航空航天公司签署合同,购买30辆AS9自行榴弹炮和15辆AS10装甲弹药补给车。 2023年7月,韩澳两国国防合作再进一步,韩国韩华航空航天公司研制的AS21步兵战车击败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KF41步兵战车,赢得澳大利亚“陆地400”项目第3阶段竞标。
韩国防务企业成功进入澳大利亚并建设工厂,也为波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向韩国追加武器订单带来示范效应。 目前,波兰已明确表示将引进AS21步兵战车。 随着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对防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军工产业正在全球扩大布局。
韩国政府表示,将通过扩张性财政刺激经济,带动税收回升,实现“以财养财”的良性循环。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称,新政府上任即面临“经济萎缩、民生冻结”的重大课题,财政预算必须发挥“引水”作用。
但现实是,韩国国防预算增长的同时,国家债务也在飙升。韩国国内对此意见不一:《朝鲜日报》担忧国债压力,《京乡新闻》则强调健全财政本身不能成为目的。
该预算案将在9月初提交国会审议,预计12月最终确定。 李在明的国防赌局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