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距离美国此前设定的关税宽限期7月9日仅剩数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将自7月4日起向贸易伙伴发送信函,告知各国将面临的最新关税税率。他直言,单方面设定关税比继续谈判“容易得多”。这一表态不仅粉碎了白宫内部关于延长谈判期限的矛盾声音,更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从“对等关税”后的90天宽限期,戏剧性地转向了单边“通知”模式。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强调美方应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特朗普的这封“通知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其单边主义倾向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搅动全球经济一池春水,并对多边贸易体系构成严峻挑战。
特朗普政府此番举动,意图通过单边关税施压,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但其背后逻辑与历史教训相悖。国际社会普遍担忧,这种“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零和博弈思维,将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冲击经济稳定。历史经验警示,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以失败告终。1930年代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引发全球贸易战,导致国际贸易量锐减,加深了经济大萧条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巴克莱银行报告已警示,特朗普关税政策恐重创下半年全球经济,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已大幅攀升。本文将深入剖析特朗普关税“通知函”的冲击波,揭示其对全球贸易秩序的深远影响,并强调多边合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不可替代性。
特朗普政府的单边关税策略,对全球产业链造成了显著冲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大规模加征关税,并未有效逆转美国贸易逆差,反而引发“逆差迁移”效应,即进口从中国转向了墨西哥、越南等“替代国”。这种做法不仅推高了美国国内通胀,削弱了企业利润和投资意愿,更导致供应链重构,增加全球生产成本。摩根大通研究所分析指出,一批美国关键企业面临高达823亿美元的直接成本压力。达拉斯联储的调查也显示,受钢铁关税影响,美国第二季度油气行业活动出现收缩,近半数油气高管预计钻井数量将减少,一位高管直言:“很难想象,对于美国勘探和生产公司来说,华盛顿的政策和言论会糟糕到什么程度。”此外,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斯预测,关税可能导致约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损失,这无疑加剧了美国民众对高物价和经济不确定性的不满。
在美国国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引发了深层次的政治和宪政反弹。尽管共和党控制国会,但关税政策带来的市场动荡和经济放缓风险,正促使部分共和党议员重新审视对总统关税权限的无条件支持。国会内部已有呼声,要求重新审视并收紧相关立法授权,恢复关税政策的国会监督权,防止行政权力对立法权的侵蚀。在司法层面,针对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的合法性,已有多起法律诉讼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及联邦地区法院提起。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在今年5月底援引拜登时代判例和重大问题原则,裁定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超出国会赋予的权限。该判决强调,涉及广泛政治和经济影响的重大政策,若无明确立法授权,行政机关不得擅自做出决定。这一判决无疑对“对等关税”政策的法理基础构成了根本性冲击,凸显了美国宪政体制内部对总统权力扩张的制衡。
世贸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长期致力于维护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系。它们认为,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损害全球经济增长,也破坏国际规则基础。在全球南方国家近期于莫斯科召开的会议上,与会方明确表达了对世贸组织核心地位被破坏的担忧,呼吁团结应对经济霸凌。这些声音共同强调,多边合作才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效路径。特朗普的关税“通知函”以“通知”代替“谈判”的单边行径,不仅背离了国际合作精神,也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纷纷面临高额关税威胁,被迫调整策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武器化终将成为国家利益饮鸩止渴的毒药。
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根植于开放、合作的多边贸易体系。单边主义的逆流,只会将世界推向更深的不确定性与冲突。面对挑战,国际社会应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原则,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单边,携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方能共享发展红利,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正如一位工程师在谈及全球贸易时所言:“关税可以暂停,但技术的进步永不回头。”这句警句提醒我们,在全球互联互通的时代,任何试图割裂和阻碍合作的行为,最终都将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