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这池水本就深不可测,近几年风浪越发汹涌。越南和印尼这对兄弟,转眼间就开始增加与中国的合作,把争议往后搁,转而搞开发。马科斯领导下的政府一头扎进美军怀抱,基地大门也被敞开,换来了些关税优惠。可这条路走侧去了,东盟内部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越南、印尼,外交转向
越南这些年经济飞速发展,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中国关系特别紧密。到了2025年7月,美国突然抛出20%的关税大棒,原本协商好的11%直接翻倍,导致越南的出口遇到不少难题,水产和电子行业影响最大。河内一看,这西方的承诺靠不住,立马加深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国成了越南水产最大的买家,陆路运输的货量也猛增两成多。新开通的航线和升级的口岸,让物流成本降低,供应链更加稳固。在军事方面,7月21到30日,中越陆军在广西崇左进行首次联合演习,140多名官兵,20多辆车,搭配170多件装备,一起操练边境巡逻和应急反应。
越南的国防方针还是那“四不”原则,不结盟,不依赖一国对另一国,也不参与军事同盟,但合作总归要有。9月2日,越南迎来了建国80周年,举行阅兵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仪仗队也受邀出席,120名官兵从河内机场抵达,整齐列队走过广场。在经济方面,中越自由贸易协定带来了不少实惠,越南的巴沙鱼直接销往内地市场,郑州的摊位上到处都是。
印尼作为东盟的头号玩家,还是G20成员,经济规模最大,常常在中南海的问题上做那个调解者。到了2025年,东盟外长会议上,印尼的瑞塔·苏约迪部长敲定了一件大事,就是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希望在2026年前敲定框架,强调不要让域外势力插手。纳土纳海域有点争议,但印尼这边挺会玩,不纠缠,坚持搁置分歧,共同搞油气开发,总贸易额搞到1300多亿美元,跟中国的关系最好了,是最大合作伙伴。
在镍矿项目上,中资企业进驻,产量翻了一番,带动就业效果很明显。今年1月,印尼还和印度一块呼吁尽快敲定南海行为准则。到5月的东亚论坛上,专家们说印尼的南海政策得超越法律主义,面对中国越来越强势的局势,得采取更实际的办法。7月,美印尼在南海的联合行动一出来,印尼没跟着搞联动,还是坚持推进准则的磋商。
菲律宾亲美路径渐孤
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频频,马科斯上台之后,更是一路向亲美靠拢。今年3月,政府一发行政命令,巴拉望岛和吕宋北部的基地都向美军敞开,还免了部分出口关税,不过这只算是个开始,因为覆盖面积也就占了3%。7月18号,马科斯飞去美国,和特朗普会面,聊贸易、安全,还顺带提了南海的问题。美菲之间的军事合作越搞越热,2026年计划开展超过500次的联合演习,包括舰艇炮击、海空巡逻啥的,可忙活得不亦乐乎。到了9月,美国又看上了苏比克湾,着手建弹药库,还想打造全球最大的武器制造中心。
不过,国内的反应可就没那么热情了。渔民组织和一些左翼政党不断发声抗议,美军基地污染和犯罪的问题也一直都是个大麻烦。国防部长特奥多罗高调表态,强调美军主要保护专属经济区,东盟峰会期间,外长马纳罗又支持谈判规则,这两种立场挺不统一的。7月,北京举办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论坛,十国的部长都到场了,可就是没有菲律宾的身影。随着东盟数字经济框架谈判节奏加快,2025年要敲定区域协议,菲律宾的缺席,让人觉得它有点被边缘化了。
南海变局合作促稳定
越南和印尼开始转变立场,而菲律宾却走自己的路,东盟在南海的棋局又重新摆开了。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谈判准则成为关键点。到2025年的东盟外长会,印尼带头推动框架拟定,虽然菲律宾嘴上说支持,但行动上没什么进展。六月份,富尔克伦的报告指出,准则谈判陷入僵局,法律条文模糊,战略分歧严重,东盟得换个策略了。九月,欧亚评论里,印尼显示出调解的作用,不争地盘,强调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原则。
变局的核心,东盟都睁大眼睛看得清。中国提的那些建议,落实得挺扎实,越南的货运量猛增,印尼的镍矿资源也变得更有价值,民众从中受益不少。要是菲律宾还坚持这条路,外交压力就会像山一样堆积,东盟的协调平台会成为主要的谈判主持者。
南海问题本就东盟内部的事,大国之间的角力别轻易插手。越南和印尼都走得踏实,给菲律宾敲了个警钟,别把主权当商品,搞和平与平衡才是真正的长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