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写回忆录那会儿,基本对自己的失误避而不谈,像鄂豫皖时期白雀园“肃反”这些大事,他就一带而过;至于以前的下属和并肩作战的老伙计,他多数是贬低或者挑毛病,连陈昌浩也没能幸免,被他捡了不少问题。不过有一个人,他评价相当高,这人就是蔡申熙。
对于蔡申熙,张国焘是怎么说的呢:
在我这帮同事里头,蔡申熙算是最会瞧大局、最有战略头脑的人才了。他可是老资格了,早在没进黄埔第一期那会,就已经跟我一块儿做过工会的活。我晓得他这人的脑子特别冷静,考虑问题也很细致。我们这回又碰头,发现他因为打仗失去了右胳膊,可人家还当着军事学校的校长,干活特起劲。他对那一套军阀、土匪的坏习气特别反感,总觉得红军应该向正规军靠拢。打仗指挥上可能比不上徐向前,但在军事眼光和思路上,经常能整出点新想法来。
说起来,蔡申熙确实名副其实,毕竟他可是咱部队36位有名的军事家之一,还是鄂东南红15军的顶梁柱之一,更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带头人之一。
黄埔一期,参与北伐
蔡申熙,生于1906年,是湖南省醴陵县人。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了平定广州商团的叛乱,还跟着部队一块打了第二次东征陈炯明。拿到毕业证后,他就在第一军第一师当上了营长。北伐那阵子,蔡申熙先后担任过第四军的营长和第二十军的团长。1927年8月,他投身南昌起义,后来当上了第11军第24师的参谋长。
其实,从蔡申熙身上能看出来,年纪虽轻,讲资历可真是“老深”了。黄埔一期本来就已经够让人服气,再加上北伐时直接干上了团长,这待遇在同期里也是凤毛麟角。他后来成了南昌起义后第11军24师的参谋长,这24师可是第11军里的中流砥柱,而师长还是军长叶挺亲自兼着,要知道叶挺也是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呢。
南昌起义结束后,队伍南下,蔡申熙也是跟着大伙一路征战。1927年12月,他和叶挺一道参与了广州起义,那会儿叶挺当上了工农红军的总司令。可惜,这次起义没有成功,叶挺受了些冤屈,没法子只得去了德国、法国这些地方,而蔡申熙则辗转去了上海,1928年又被安排去江西工作。
鄂东南红15军的主要创建者
土地革命那会儿,红15军一共有三支队伍哩。头一支归红5军团管,1931年12月,国军第26路军两万来号人在赵博生、董振堂这些带头人的带领下搞了宁都起义,后来,起义的大部队编进了红军,其中一拨成了红15军,军长是黄中权,政委叫左权。再有一支,混迹在徐海蚌一带,这伙红15军从1930年7月开始整起来,军长名叫陈治平(后来被逮捕投敌了)。还有一支呢,主要是在鄂东南地区闹革命,带头的是蔡申熙。
蔡申熙是鄂东南这片的红15军发起人之一。1930年的时候,他受命到鄂东南,负责领导那边的游击战。蔡申熙把各路游击队还有赤卫队凑一起,打仗一场接一场都占了上风,队伍也就跟着壮大了不少。到了那年10月16号,红15军算是真正成立起来,蔡申熙当军长,陈奇当政委,部队底下有两个团,人数大概也过了2000。
红15军刚拉起来没多久,蔡申熙和陈奇觉得鄂东南这一带红军的实力还是有点单薄。听说鄂豫皖根据地那边,红一军在黄安、麻城、新洲一带打得风生水起,战果十分喜人。商量一番后,他们决定带着红15军赶去鄂豫皖,和红一军合兵一处。
在鄂豫皖根据地
1931年1月中旬,红15军在河南商城县南边的长竹园和红1军碰头。两支队伍一合并,变成了红4军,统一行动。旷继勋当军长,余笃山是政委,徐向前担任参谋长,曹大骏管政治部。部下有红10师和红11师两个师,红10师师长蔡申熙,政委是陈奇。红11师的师长叫许继慎,政委是庞永俊。到了4月份,新组建了红12师,许继慎去红12师当师长,原本红11师的副师长周维炯顶上师长的位置。
1931年3月,红四军在双桥镇赢得大胜,国军第34师全军覆没,师长岳维峻带着五千多号人马全被俘虏。蔡申熙当时亲自带队冲在最前面,结果被机枪打中,右胳膊伤得很重,落下了残疾。蔡申熙因为受伤严重,已经不能继续带兵打仗,没多久就被安排去彭杨学校任校长了。
张国焘到了鄂豫皖根据地,虽然他对曾中生、旷继勋、许继慎、周维炯这些人都动了不小的手脚,蔡申熙那边反倒挺被看重。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早年两人曾一起干过一阵子,蔡申熙的为人和本事张国焘那是记得清清楚楚。面对张国焘搞那些不对劲的做法,蔡申熙可没照单全收,还真敢顶,比如曾中生被调去红四军当政委、后来又降成独立第1师师长,张国焘还想让蔡申熙去红四军接政委的活,结果蔡申熙用身体不行为由婉拒了。后来红四方面军搞起来以后,蔡申熙还是继续坐彭杨学校的校长,碰上啥大事,他说话还是很管用,连张国焘常常得问问他的意见。
临危受命,壮烈牺牲
1932年7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由徐向前和陈昌浩来带队,主动打到麻城一带。这时,驻守在皖西的红25军遇上了徐庭瑶部队的猛烈进攻。军长旷继勋领着教导团死守在霍丘县城,连着苦战了五天五夜,到最后霍丘还是被敌人占了。城里的千余名红军,大多数都牺牲了,只有旷继勋带着少些同志突围出去。
霍丘一丢,张国焘立马把旷继勋给撤了,眼看敌势紧逼,蔡申熙临危受命,顶上去了红25军军长的位置。他一到岗,就带着部队和敌人硬碰硬,拖住了敌军脚步,硬扛着坚持到徐向前把红四方面军主力带回来救援。那时,整个鄂豫皖苏区,差不多被30万大军团团包住,红四方面军虽让主力火速杀回麻城,终究没能打散敌军攻势,大片根据地就这么失了。
为躲避敌人的合围,红四方面军主力打算拿下英山,然后往黄麻方向撤退。到10月8号,红军赶到黄安县河口镇附近,胡宗南带着第2师、俞济时的第88师也一路追上。蔡申熙亲自指挥红25军顶住追兵,给主力撤离争取时间。打到9日下午,敌人援兵一拨接一拨赶到,蔡申熙亲自带队冲锋,结果在交火中不幸中弹,伤势极重。
受伤后的蔡申熙仍旧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红25军。10月10号,正赶上下了大雨,这位重伤的战士最终还是没扛住,在这一天离开了人世,年仅26岁。
#高考人生始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