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张大爷每月能领1200元高龄补贴,而同村的李奶奶只能拿到35元。
这差距比养老金还夸张,到底怎么回事?
经济发达地区确实阔气。
上海给80岁老人每月发100元,90岁300元,百岁老人直接600元。
要是孤寡老人,叠加其他补贴轻松破千。
财政宽裕就是任性,给老人发钱都不带眨眼的。
中西部农村就没这么滋润了。
某省份80岁老人每月35元,买桶油都勉强。
不是当地不想多给,是真没这个实力。
财政收入就那么多,教育医疗都要花钱,能挤出35元已经不容易。
年龄越大越吃香。
江苏把高龄补贴分成好几档,每涨10岁就加钱。
山东更绝,老党员、退役军人还能叠加补贴,七七八八加起来能过千。
普通老人就惨了,没有这些"加分项",只能拿个基础款。
城里老人确实过得舒坦。除了现金补贴,还有免费体检、老年食堂这些配套。农村老人就35块钱,还得自己种菜养鸡。虽说现在搞乡村振兴,但补贴涨幅还是慢半拍。
有网友爆料,某地去年高龄补贴账户上明明有钱,就是拖着不发。评论区炸锅了:"宁可把钱放银行吃利息,也不愿意发给老人?"这事后来被媒体曝光,当地才赶紧补发。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有21个省份提高了今年高龄补贴标准。但涨幅差距很大,最多的加了200元,最少的只涨了5块钱。看来共同富裕的路还长着呢。
专家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高龄补贴标准,但马上有人反驳:各地财政状况天差地别,强行统一只会让穷地方更吃力。这事儿吵了三年还没结果。
刷到个暖心新闻:杭州某社区把高龄补贴换成"服务券",老人可以用来请护工、订餐。既解决了现金补贴不够花的问题,又拉动了社区就业。这招确实聪明。
看着1200元和35元的差距,终于明白什么叫"同人不同命"。什么时候能让每个老人都能体面养老?评论区等你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