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狂言“潜艇锁死中国航母”!水下长城亮剑,日本潜艇敢来就逼它出水

 85    |      2025-08-25 11:32

日本《雅虎新闻》在2025年8月18日的报道中声称,日本新型“大鲸”级常规潜艇采用锂离子电池和泵喷推进技术,静音性能达到95分贝,接近核潜艇水平,可长期潜伏中国近海。日媒断言,凭借这种“世界顶尖技术”,战时能封锁中国航母母港,让中国舰队“出不了门”。

这种论调很快被实战案例戳破。 2024年3月,日本苍龙级潜艇试图秘密跟踪中国辽宁舰航母编队,结果被航母雷达系统迅速锁定。 解放军采取反制措施后,日本潜艇被迫浮出水面,全程遭卫星抓拍。 中国国防部仅用四字回应:“逼其出水! ”

潜艇的核心战术是隐蔽伏击,而非正面强攻。 历史上从未有潜艇成功封锁航母港口的先例。 港口水域狭窄,反潜声呐网密集部署,潜艇靠近等于自杀。中国已在东海、南海铺设主动声呐阵列,通过海底光纤直连上海数据中心,对静音潜艇的探测精度达10公里。 2025年8月最新数据显示,该系统使美军核潜艇活动范围后撤至第二岛链。

日本潜艇的“技术神话”同样站不住脚。 其现役潜艇仅22艘,且全为常规动力。 相比之下,中国拥有61艘潜艇,包括12艘核潜艇。 日本潜艇在演习中鲜有“击沉”大型舰艇的记录,而德国212型潜艇、美国“海狼”级均在军演中多次模拟击沉航母。

中国反潜体系早已实现立体覆盖。 空中部署运-8Q反潜机,单次任务可扫描3.8万平方公里海域,相当于美军P-8A的2.7倍效能。055型万吨驱逐舰搭载的直-20反潜机更配备“三位一体”探测系统:机腹吊放声呐深入300米水层,机头相控阵雷达跟踪200公里内32个目标,磁异探测器精准捕捉潜艇金属信号。 2025年初东海演习中,两架直-20仅用2小时便锁定模拟敌艇。

水面舰艇方面,中国109艘驱护舰标配“船壳声呐+主/被动拖曳声呐+反潜导弹”的顶配三件套。 其中055大驱的SJG-311型拖曳声呐对静音潜艇探测精度提升400%,鹰击-18改型反潜导弹射程超100公里。 而美军现役“三件套”战舰数量为0,日本仅4艘“最上”级护卫舰具备类似能力。

巴士海峡的攻防实战最能说明问题。 这条连接南海与太平洋的关键水道宽度仅200公里,被日本视为“锁喉”中国航母的理想地点。 2023年4月5日,山东舰编队经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训练,日本舰机全程跟踪。 但到了2025年6月7日,中国双航母编队(山东舰、辽宁舰)携延安舰等护卫舰艇,不仅穿越巴士海峡,更突破第二岛链,日本全程监测却无法干扰。

日本防卫省报告承认,中国舰队在训练中展示出高强度作战能力:歼-15舰载机多次逼近日本P-3C巡逻机,迫使后者避让。 美军评估认为,在第一岛链内与中国冲突时,航母生存率不足30%,因此推迟了关岛防御计划。

中日海军力量存在代际差距。 日本舰艇总数159艘,总吨位76.9万吨;中国海军则拥有754艘舰艇,总吨位240万吨,包括三艘电磁弹射型航母。 空中力量对比更悬殊:中国空军超3300架战机(含200架歼-20),日本仅400架(含80架F-35)。

日本炒作“潜艇封锁论”背后是扩军野心。2025年日本军费增至570亿美元,用于采购“战斧”导弹、扩建潜艇部队。 其真实意图被俄媒点破:渲染“中国威胁”以突破和平宪法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