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学子679分考入国防科大,却遭无端质疑:这届网友太苛刻?

 75    |      2025-08-04 13:22

夏日的蝉鸣穿透老屋斑驳的砖墙,十七岁的高宇蹲在厨房角落,往土灶里添着最后一捆柴火。灶台上的铝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这是他今天要给爷爷奶奶煮的第三锅绿豆汤。

这间没有门的厨房里,除了祖孙三人用了二十年的地锅,只剩墙角歪斜的木架上堆着几捆干柴。每当灶火映红少年清瘦的面庞,墙上三十七张泛黄的奖状便在火光中轻轻颤动——那是他用十年光阴刻在砖墙上的成长年轮。

"这孩子打小就犟。"七十二岁的爷爷摩挲着褪色的军装纽扣,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抚过墙上的奖状。1971年入伍时佩戴的红领章还在木箱里躺着,五十三年的党龄沉淀成老人眼中温润的光。当高宇把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递到他面前时,这位经历过饥荒年代的老兵,第一次在孙子面前红了眼眶。

深夜十点,乡间小学的教师宿舍还亮着灯。班主任王老师翻开泛黄的备忘录,2023年4月17日的记录格外醒目:"高宇同学熄灯后仍用夜灯学习,需提醒注意用眼卫生"。这个总把数学题集藏在被窝里的少年,用三年时间攒了二十七本错题本,每页都密密麻麻写着两种颜色的批注——红色是老师讲解,蓝色是他的思考轨迹。

当网络质疑声如潮水涌来时,高宇正在田间帮奶奶移栽玉米苗。黝黑的泥土沾满裤脚,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道:"爷爷说当兵要能吃苦,我现在练的可是'蹲苗'功夫。"这位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天河拔尖班)的少年,手机里存着三百多篇科研论文,却从未下载过任何游戏软件。

老屋的土墙上,新贴的录取通知书与旧奖状交相辉映。那些质疑的声音终究淹没在玉米拔节的声响里,就像高宇作文里写的:"当种子在岩石缝里发芽,它要的从来不是怜悯,而是破土而出的力量。"此刻,少年正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高铁轨道,那里有他用代码编织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