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危机暴露欧盟防御短板,胡塞武装用“低成本”让欧洲尴尬

 175    |      2025-07-29 21:55

最近的红海又闹腾起来了,说句大白话,这地方本来就不太平。可这回,轮到欧盟在风口浪尖上出丑。你想啊,堂堂一个联合舰队,“阿斯皮德斯行动”号称要守护全球最重要的航道之一,可人家胡塞武装只靠几艘小船和火箭弹,就把两艘商船给打沉了。这事搁谁身上都挂不住脸吧?不少网友调侃:“欧盟是不是还没睡醒?两条船一架直升机能管啥用!”听着像玩笑,其实说中了要害。

其实从去年开始,也门那边就乱得很。自2023年10月起,胡塞武装频繁袭击过往商船,把整个红海搅得乌烟瘴气。本来美国在前头顶着压力,好歹还能撑一阵子。今年5月美军跟胡塞达成停火协议后,大家以为局势能缓和点儿。然而事实证明,这片水域根本不是谁说安静就能安静下来的。

关键问题是,“阿斯皮德斯行动”真心穷得叮当响。一年才1700万欧元预算,你敢信?还不到美国人补充一种导弹的钱。这么点钱,要保护那么长的航线,说白了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希腊指挥官格里帕里斯早早放话:起码得有十艘战舰、空中支援才能看住这片地盘。结果呢?实际部署只有2舰1机,不少人直接吐槽:“这是巡逻还是摆拍?”更别提救援时连个影子都找不到,只能靠私人公司临时救场。

资源紧张背后,是欧洲几十年来对国防投入不上心留下的老毛病。有网友留言:“欧洲国家总想着和平年代省钱,现在遇到真麻烦傻眼了。”你看看航空母舰数量,美国有11艘,人家是全球老大;反观北约欧洲成员国加一起才三艘,还常年东奔西跑顾不过来。今年法国、意大利主力全跑印度洋、太平洋去了,一旦哪里出事只能干瞪眼。“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词形容现在的欧洲海军再合适不过。

而且体制也拖后腿,每次军事决策都要27个成员国凑齐意见,那效率堪比开家庭会议。一些专家私下感慨:等他们讨论完怎么增兵,有可能新一轮袭击已经发生好几次了。有意思的是,今年5月欧盟又宣布在黑海设预警中心,对准俄罗斯动向,看起来什么都想管,但手里的牌却越来越少。“捉襟见肘”,简直就是现状写照。

很多货轮为了安全绕行非洲,多花20天、多烧三分之一油钱,可保险费还是涨到吓死人——从0.2%蹭蹭飙到1%。可生意不能停,总有人冒险走捷径,不然全球供应链早崩溃啦。有评论说,现在不是拼胆量,就是拼命运。这种情况下,再多几条航母也未必解决根本问题,因为现代战争讲究体系作战,一环断掉全盘皆输。不少军事圈朋友半开玩笑地问我:“以后是不是每条商船都该配俩导弹发射器?”

美国对胡塞目标搞空袭到底有没有效果,目前各方争议挺大。我倒觉得光靠打打杀杀未必灵验,说到底还需要政治层面的解决办法。不然今天封锁红海,明天可能又换个地方重演同样剧本。而且别忘了,这回胡塞给世界上所有“弱小但狠角色”的组织做了一回榜样——低成本、高破坏力,让那些传统强权措手不及。如果哪天更多类似力量学会这一招,全世界主要咽喉通道都会变成定时炸弹,到时候恐怕没人敢轻言高枕无忧吧?

所以问题来了,你觉得接下来各国会不会痛定思痛,大幅增加投入加强合作?还是依旧各扫门前雪,让风险继续积累下去呢?这个答案,也许很快我们就在新闻里看到新进展。

#热点观察家第6期#